Toggle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旅客留影
最新消息
客房介紹
商務二人房
和風二人房
商務三人房
和風三人房
商務四人房
和風四人房
線上訂房
單日.單筆訂房
多日.多筆訂房
國內旅客信用卡訂房
空房查詢
匯款通知
訂房資訊
訂房資訊
訂房程序
聯絡我們
聯絡我們
留言版
FB粉絲頁
交通指南
交通指南
景點介紹
韶光民宿
暫停早餐公告
秀姑巒溪泛舟激流體驗遊(季節性行程)
賞鯨體驗-鯨生有約賞鯨豚(季節性行程)
遠雄海洋公園一日遊(4人成行全年適用)
太魯閣國家公園一日遊(2人成行全年適用)
About
景點介紹
知卡宣森林公園
本公園佔地11公頃,日治時期之空軍基地,民國七十四年間,花蓮縣政府苗圃遷於此,原為荒野雜林、沙石礫地,經開墾經營、改良土壤,培育植栽苗木,成為本縣全民造林、城鄉綠美化的重要基地。民國八十九年,苗圃轉型,展開南埔綠森林公園整治計畫。
民國九十四年,縣府為本公園舉辦重新命名活動,阿美族文化意涵的「知卡宣森林公園」獲多數人青睞而以此命名之。「知卡宣」,阿美族語,吉安鄉舊名,「薪材甚多」之意。「知卡宣森林公園」結合自然與人文,為社區建構休憩及教育場域,也為花蓮增添一處不同風貌的觀光景點。
詳細介紹
鐵道文化館
位於花蓮市中心,交通方便,鄰近石藝大街與鐵道商圈。原為1909年設立的「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為東部鐵公路修築與營運的辦公處所,係台鐵花蓮管理處的前身,是目前台灣窄軌鐵道基地遺址保留最完整的地區。經過三年保存、修復,預計委外營運管理,朝向多元文化休閒園區之規模,形塑鐵道生活文化的場域。近年來,文化局、鐵路局與許多文史工作者、專家學者、社區里民等,為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的保存及再生積極奔走,終於在 91 年 9月將它登錄列入花蓮縣歷史建築,並爭取到文建會補助經費,緊急搶救建築物、文史調查、硬體修復及再利用規劃、人才培訓及內政部整修等經費。92年並持續推動「蒸汽火車加水水塔」、「處長宿舍」設施登錄成為歷史建築,並計畫推動蒸汽火車復駛; 93年更將周邊的「舊花蓮工務段」及「鐵道部警務段武道館」相繼登錄為歷史建築。未來,館舍希望朝向「鐵道文化園區」的概念規劃為: 一、透過具本土與國際遠見的觀光休憩營造方式,改造閒置基地為台灣另一新特色。 二、透過妥善的基地歷史文化展示規劃,擴充與補強當地文化特色,培植民眾愛鄉惜土的認知,以達教育與休閒結合之理想。 三 、與整體花東鐵道遊憩觀光結合,點燃花東地區文經開發潛力。 四、保留基地歷史原味,並融入新時代觀點,吸引各年齡層與區域的遊客,並重新喚回對本土歷史文物的興趣與關注。 五 、創造區域性指標遊憩點,促進當地區域發展,凝聚當地居民意識,為當地人民謀福利。 六、長期動態規劃,使園區成為一個活的遊憩點。 目前,園區基地包括六個部分: 1 、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園區 2 、舊花蓮工務段 3 、鐵道部警務段武道館 4 、蒸汽火車加水水塔 5 、蒸汽火車復駛預定地及鐵路觀光商圈 6 、處長宿舍區。
詳細介紹
松園別館
松園別館約建於1942-1943年,為日軍「兵事部」辦公室,與附近的「放送局」(現中廣公司花蓮台)、「海岸電台」(現中華電信)、自來水場(自來水公司美崙淨水場)等皆有松林連成一片,為當時美崙山重要建築。此園在日治時期曾是高級軍官休憩所,傳言日本神風特攻隊出征時也會在此接受天皇賞賜的「御前酒」,增添許多想像空間。松園位於花蓮美崙山右側,背著中央山脈,面向太平洋,除了建築物令人印象深刻外,最明顯的就是60 餘株大片的松林,像綠色大傘般撐起,與蔚藍的海岸、寧靜的天空形成浪漫風情。這裡除松樹之外,尚有許多原生植物漫生,像血桐、蕨類、芒草、榕屬植物等;其中榕屬植物的纏勒現象最特殊,各種大小葉雀榕穿過水泥牆, 伸入建築物內繼續蔓延。另外,美崙山一帶原為豐富的海岸林,由於移民和殖民的時代,帶來了外來的植物,也由於此地閒置十餘年,原生植物又茂盛起來,因此其豐富的植物生態與族群的關係值得研究。
詳細介紹
石雕博物館
說到大理石,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花蓮,擁有全台灣90%的石材資源,其石材原料與石材加工進出口總額高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義大利,因此花蓮有「石頭的故鄉」、「大理石之都」等稱號,亦是全國石雕藝術家創作的基地。石雕藝術的孕育與其自然環境有密切關係,花蓮位居板塊交錯地帶,由於抬升作用擁有豐富的岩石,石材多樣且質優。1961年榮民大理石工廠在花蓮設廠,引進各種石材加工技術,造就許多傑出的石雕藝術工作者,帶動本地的石材及藝品公司的成立。並吸引許多石藝家來此創作,現居住於花蓮從事石雕工作者約三 百多人,1992年一群理念相同的雕刻界同好,共同籌組「花蓮縣石雕協會」成為全國第一個石雕藝術團體,除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外,並與雕塑界做理論與技術的交流。成立構想是以傳統博物館的型態,擴大為戶外博物館的方式,以本館為中心,延伸至縣境,甚至東海岸、花東縱谷,以塑造成石雕觀光城為目標。
詳細介紹
花蓮舊酒廠創意文化園區
花蓮酒廠位於花蓮市中華路與中正路交界路口,為中華路、仁愛路、民國路與明義街所圍繞之完整街廓,北側鄰近明義國小及部分住宅區、西側慈善寺及東南側之遠東百貨商圈。整體而言屬於花蓮縣舊市區中心,為商業密集區域。該區自民國77年遷廠後業閒置十餘年,民國91年9月典交國有財產局管理。花蓮縣政府工商旅遊局於民國九十一年五月完成「花蓮舊酒廠歷史風貌公園規劃案」,以地方產業振興與在地居民生活需求之角度,提出酒廠再利用提出之構想。同年10月,花蓮縣政府將全區登錄為歷史建築。面積約3.38公頃。 酒廠佔地面積廣闊,內因應製酒的過程,有各種儲藏、蒸餾、冷藏空間,一棟一棟的廠房形制各有不同,空間充滿變化,並有一根高高的煙囪,成為對外花蓮市民對酒廠的共同印象,酒廠的神秘特質,也醞釀出許多獨特的故事,一名酒廠員工就津津樂道,十幾年前一次大地震中,儲酒室裡的酒甕幾乎都翻倒傾落,紹興酒滿滿的流溢到溝裡,當時都可見到有人拿著杓子,在地上撈酒喝呢!這也是屬於花蓮人獨特的芬芳回憶。
詳細介紹
慶修院
西元1917年,日人為了安定遠渡重洋開墾思念故鄉的日本民心,為了提供一個讓日人移民安定的力量,也為了傳教,一位名為川端滿二的長者,於是決定在此籌建屬日本真言宗高野派的『吉野布教所』,即現今的『慶修院』。慶修院在當時除了是日人的精神信仰中心外,並具備了醫療所、課堂室及喪葬法事服務處等多種功能。日據時代,『吉野』分為宮前、清水及草分等3座日人移民村,即為現今的慶豐、福興和永興等3村,因此吉安鄉的人文風貌,堪稱為台灣深具代表性的日人移民村。而慶修院(吉野布教所) 在經歷日本移民時代的風光,也經歷半個世紀的沉默與殘破,近幾年,在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地方文史工作者、花蓮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等各方的努力下,經過古蹟的整修與人文精神的重建之後,為目前台灣保存最完整的真言宗寺院,不但是東部地區保持最完整的日據時期神社古蹟外,也是台灣國家古蹟,更是日本人來台旅遊尋根拜訪的觀光景點之一。
詳細介紹
鯉魚潭
鯉魚潭位於壽豐鄉池南村鯉魚山腳下,距花蓮市僅18公里,是花蓮地區早期即頗負盛名的一處風景區。鯉魚潭南北最長處約1.6公里,東西最寬處約930公尺, 是花蓮縣內最大的內陸湖泊。當地人原稱之為「大陂」,阿美族人則稱之為「巴鬧」,後因東傍鯉魚山而被命名為鯉魚潭。
詳細介紹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因地居壽豐鄉鯉魚潭之南而得名,位於荖溪旁山腰處,地勢居高臨下,鯉魚潭與鯉魚山的山光水色盡在腳下一覽無遺。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前身為池南工作站,是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所屬木瓜山事業區的伐木集材地。民國50∼70年間是伐木作業的全盛年代,當時木瓜山事業區內各林班所砍伐下來的木材,均由現已完全廢棄的哈崙運材鐵路及運材索道運送到池南工作站,再轉運到外地。
林務局全面禁伐天然林的政策實施後,池南工作站的集材工作也在民國75年畫上休止符,並轉型為森林遊樂區。為了讓民眾瞭解池南工作站過去的伐木歲月,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的遊客中心內設有一座林業陳列館,並在林木環繞的戶外場地,陳列展示著來自全台各林區的伐木機具、蒸汽運材機關車(火車頭)、蒸汽集材機、柴油集材機、運柴索道及流籠等設備。透過這些保存良好的機具展示與介紹,帶領遊客回顧台灣林業的發展史,並體會早期伐木工作的艱辛。
詳細介紹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座落於花蓮、台中及南投等3縣,範圍以立霧溪峽谷、中橫公路沿線及外圍山區為主,包括合歡群峰、奇萊連峰等。最為人稱道之處在於兼具人文、自然生態及觀光旅遊等優勢。
太魯閣國家公園具有壯麗的大理石深邃峽谷奇景,相較於其他國家公園而言,強烈、明顯的地質作用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立霧溪峽谷的壯麗與山水的刻畫,彷彿人間仙境,高山峽谷是使太魯閣名聞於世的地景,也是孕育園區內豐富獨特的自然、人文生態的重要因素。國家公園內並規劃了數條步道,來到這不彷將速度放慢,體驗一下大自然之美。
詳細介紹
慕谷慕魚
慕谷慕魚(Mukumugi)是緣自太魯閣族的譯音,描述當時來到此是太魯閣族對這地方的讚美,素有小天祥之稱。
木瓜溪的溪水清澈見底,紋路變化莫測,來此的人一定會讚不絕口的稱讚這地方,風景區全長大約兩公里,一定要親自下來走走才能知道這地方的美。
詳細介紹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林田山原名「摩里沙卡」,過去有「小上海」之稱的林田山林場,曾經是台灣第四大的林場,規模僅次於八仙山、阿里山及太平山等三大林場。早在西元1918年,日本人就已在此進行伐木。到1938年之後,更在這兒展開大規模的伐木作業。除了興建運材鐵道、索道及集材等相關設施外,也為林場工作人員設立了中山堂、員工宿舍、醫務室、福利社、米店、雜貨店、洗衣部、理髮部、消防隊及幼稚園和小學等學校,使當年的林田山林場成為一個生活機能完備的伐木社區,全盛期間曾聚集了四、五百戶住家,人口數更高達兩千多人。
林田山的伐木作業一直持續到光復之後,到民國80年全面禁伐天然林的政策開始實施,林田山的伐木作業才正式停止下來。十餘年來,林區工作站相繼裁併、員工編制逐年刪減,林田山往昔的繁華場景也逐漸消失,變成今日沒落的小小山城。
如今再踏入林田山林場,那些遺留在山坡上的檜木房舍與舊鐵道,無一不是過往歲月的痕跡,在悠遠的歷史長河中,仍然散發出一股令人動容的人文氣息。事實上,在林務局及在地文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為林田山保存了相當豐富的文化資源,除了各項日常生活文物、傳統消防器物、各式伐木機具,還有數不清的圖片書籍等文獻資料,均陳列在林田山林業文物展示館內,為林田山往昔的歷史留下完整的見證。
詳細介紹
七星潭風景特定區
位在花蓮市區東北方,位於花蓮市新城鄉的北埔村,可取道美崙工業區,由花蓮師院前指標前行即可到達。此地海灘呈一優美的弧形海灣。海水潔淨湛藍,黑石晶瑩剔透,在此可遠眺青山蒼鬱,公路綿延。
此地雖名為「七星潭」,實則已無潭之蹤跡,此地早期原為沼澤地。清光緒五年臺灣輿圖中所載,此地即有零星小湖泊,當時已名為「七星潭」。
由於季風的影響,海岸受到海浪不斷的衝淘刷洗,海岸線正不斷的減退當中,因此七星潭侵蝕型的海岸一覽無遺。在奇萊鼻處的海岸線向海突出,海灘因而遍佈著河流所遺留下來的大小石礫,這些石礫在海浪經年的來回淘洗下,每顆石頭都磨去了銳角,成為渾圓的鵝卵石或晶瑩剔透的小石子。
七星潭是一漁村,此地海灘呈一優美的弧形海灣,海水潔淨湛藍,距離花蓮市區僅四、五公里,目前已成為花蓮市民夏季傍晚垂釣、或遊憩、或品嚐海鮮料理最佳去處。
詳細介紹
總瀏覽人數:9669948 |
趴趴狗旅遊網設計
|